教育资讯

客服热线(微信)

13818399280

让高级蓝领成为“抢手人才”早日成为现实


来源:深圳家教网 点击:3207 日期:2017-03-10
让高级蓝领成为“抢手人才”早日成为现实
 
据日前上海市有关部门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55.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当工人,主要原因就在于认为当工人“收入报酬低”、“社会地位低”。该调查报告指出,如果任由“当工人没花头,学技术没奔头”的观念持续下去,一线技术工人很可能青黄不接。(见3月5日《劳动报》报道)
当工人到底有没有奔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工人的真实需求有多大?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一份公报显示,上海高技能人才总量是不足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上海高技能人才占技术性从业人员的比例已提高到30.17%,相比此前已略有增长。即便如此,与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占45%-50%的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既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又能够熟练应用高技术生产装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明显不足。
近年来,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当工人往往意味着收入低、干活累。社会普遍流行“白领情结”,年轻人以当上“白领”为荣。虽然企业高薪聘请技工的报道屡见报端,许振超、李斌、包起帆、徐虎、李素丽、徐小平等工人劳模的事迹也广为传扬,得到社会的肯定和人们的尊崇,但这与庞大的工人队伍的生存现状来对比,毕竟还是凤毛麟角。
曾以技术人才富有著称的沿海地带和内地的众多工厂。如今面临着工人技能下滑,高级技工短缺,企业后继乏人的窘状,这已成为制约国有大中型企业振兴和走向制造强国的瓶颈。一些企业,30岁以下的青年技术工人还不到技工总量的3%。深圳的高级工缺口达75%。现如今上海对高级技工的需求早已超过研究人员。但是年轻人面对社会的现实需求依然无动于衷,依然不愿当工人,即便当了工人也懒得学艺,由此引来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困扰许多地方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恐怕也不能完全责怪青年人的拈轻怕重和好高务远和不切实际,该考问和追究的应该是我们“瘸腿”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指标。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学历优先的用人机制和职称优先的薪酬制度早已成为年轻人远离职业教育和工人生涯的导向。
近年来大学的扩招及大学专业设置上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引发了包括就业难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大学扩招其本意应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而绝不应该是“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远离“工人岗位”。为了不当工人而纵使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也要上大学,这样的心态即使上了大学,毕业时面对“白领”需求量日渐减少的现实,恐怕也会大大失望的。如果我们的一些大学生毕业后非去白领岗位“高就”不可,否则宁可在家“啃老”也不愿去企业当一名有文化有技术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工人,或先从一线岗位做起;那是很令人担心的。长此以往,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恐怕会成为无可奈何的现实。因为社会上哪有可能每年都能一下子拿出好几百万的“白领岗位”来让那些把当工人“视如畏途”的大学生圆上白领梦。
不过,让人有些欣慰和感到希望的是,那种年轻人不愿当工人的现象,并不是没办法扭转的;更非所有年轻人的职业理想与择业追求。当下,随着《中国制造2025》发布,我国已经启动了制造强国战略,制造业高级技工的缺口高达400万人,这可是重振制造业的最大刚需啊!“中国制造”亟需注入大量的新生力量与后起之秀,国家也由此前所未有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力促新一代产业工人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成才并不断有“获得感”。3年前也就是2014年2月,国务院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李克强总理多次呼吁“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这几年大家有目共睹的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有志于学技术和当工人的年轻人有更多“获得感”的利好消息和实际举措接二连三、且一一落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很多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力争当有文化有技术、前途与“钱途”都不错的新一代高技能人才的热情与积极性。3月5日《劳动报》的报道中提及的有着本科学历的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车间数控机床操作工陈斌和中考590分不上重点高中而选择中本贯通制的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的机械工程专业学生马旭峰等,就是有理想、有胆识、有远见和敢担当的当下与未来新一代产业工人的新苗,也是值得更多年轻人学习与效仿的榜样。
让“未来,高级蓝领一定会是抢手人才” 这句预言,完全兑现为美好的现实 ,当下与未来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仍然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不断地推出并一一落实有利于发展职业教育和让高中级的一线技术工人有更多“获得感”的利好消息与得力举措。比如进一步提升一线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比如让完成职业教育并乐于在生产一线就业、实现职业梦想的年轻人有更多发展机会与上升空间;等等。总之,要让年轻人以及他们的父辈以及社会各方形成一个共识:即年轻人的前途或“钱途”,并不是单纯靠“看上去很美”的学历就能搞定的,主要是由你的实际能力、职业技能和对社会作出的实际贡献所决定的。同时,对新一代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与成长空间,也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用的激励机制以及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如果那样,相信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把当一名技术工人作为人生理想的。工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一定会回归社会的。越来越多的“李斌”、“徐小平”会被全社会视为景仰和追随的榜样。假以时日,这样的愿望一定会成为现实。
 
 
 
编辑者:深圳家教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