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不幼”病根在跑偏的教育观
日前,《人民日报》刊文《叫停幼教小学化不能光管幼儿园》。文章认为,幼教小学化其实是“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体现,前面一块倒下了,后面的就身不由己。从源头上看,选人用人单位的唯名校、唯学历论,逐步传导到大、中、小学,进而传导到了幼儿园。
应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在我国不是什么新现象,而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至于病根,有人认为“教育资源分配是症结”;有人认为是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园讨好家长所致;有人认为问题出在制度层面,言下之意是行政部门措施不利,执行不严;还有的认为,背后主要推手是家长纷纷让孩子抢跑的功利教育观。
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坦率地说都没有抓住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真正痛点。因之而开出的药方,如“光管幼儿园”,或者多建幼儿园,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出台制度,都治标不治本。真正的病根,还在教育观上。
因为心中有个挥不去的名校情结,所以不遗余力拼分数拼“特长”;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所以不约而同地抢跑……此种走偏的教育观贻害不浅。尽管都知道孩子的成长不能太急躁,不能速成,但在真刀真枪的高考面前,在名校情结的推动下,在用人单位唯学历论的现实下,更多的人不得不被裹挟着加入抢跑大军、补课大军,竞争无休无止。不只是幼教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校内教育校外化,以及部分学校浓烈的应试倾向,都是这种跑偏的教育观所致。
学校内、家长圈的攀比之风、名校情结、唯学历论等,其实都是蔓延社会各个角落的功利心的反映。因此,杜绝幼儿园小学化,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坚持政策初衷,做好教育督导,对违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督促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在这方面,上海市严格执行小学零起点教学和等第制评价,北京市成立市、区两级巡回检查组,随机推门检查幼儿园是否存在“抢跑”情况,都值得点赞。
另一方面,全社会应当在幼儿教育、人才培养和用人观上达成共识,让更多人明白,大家都抢跑,长期来看并没有好处,揠苗助长的结果还是伤害了孩子;童年不快乐,未来又何谈幸福?实际上,教育抢跑和不遵守交通规则很相像,都破坏了秩序,恶化了环境。
如果每个家庭和学校都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儿童成长规律,不唯分数论,把呵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无处不在的教育焦虑就可能渐渐消退,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才能更好达成。而回归本源的教育会让每个孩子、家长乃至全社会的人,体会到教育所固有的美好一面。
时代在变,教育观念也要变。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是一种必要的教育选择,那么到了当下的经济发展阶段,家庭和学校更应该关注的是人本身,即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幸福感。教育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孩子的未来发展,不是激化人与人之间竞争的工具。我们怎么看待孩子,怎么看待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现实。而改变了观念,教育才能慢下来、好起来,每个人的幸福指数才会更高一些。(摘选自《中国教育报》,作者张贵勇)
编辑者:
深圳家教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