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家教网常见问题答疑
1、问:专业教师家教VS大学生家教,应选哪个?
答:有些家长认为孩子面临中、高考关键时刻,一定要请专业教师把把关,平常年级一般大学生就可以了,这有一定道理。专业教师有教学经验,大学生容易接近、理解学生,还能把自己的学习经验现身说法地介绍给学生,两者各有优势。但不管是专业教师还是大学生,只要对学生付出爱心、热情,针对学生的个性情况辅导,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2、问:一对一家教VS群体式家教,何种方式好?
答:建议选一对一家教。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自身努力、家庭环境、接受能力等都有差异,如果参加群体家教,一个教师同时对一批学生进行家教,传授相同层次的学习内容,不能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当然群体家教有收费低廉、同学间有所交流等的优点,但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成绩还是上不去。
3、问:天天辅导VS一周2、3次辅导,何种方式好?
答:一周2-3次、每次2小时左右效果最好。因为每天安排辅导,把学生自己消化吸收的空间都挤占了;而一周一次也不理想,学生所吸收的信息3、4天有一个重复,效果会最好。
4、问:大一、大二VS大三、大四,哪个好?
答:有些家长迷信大三、大四学生,认为他们比较有经验,而大一、大二学生“嫩”,其实不然。大一、大二学生离开中学的年限不长,对初、高中课程都较熟悉,家教热情高,效果较好;大三、大四学生离开中学时间长,一些基础知识忘掉比较多,而且临近毕业,开始把精力投向寻找工作或其他事务,对家教热情减退。
5、问:中、高考考生上培训班VS请家教,哪种方式好?
答:一些基础、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并不一定要进培训班,他可以把时间花在进行历届考题模拟训练上;可上可下中游学生,不妨进培训班可以起到冲刺的作用;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最好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训练,可能起到跳跃性的作用。
6、问:请大学生家教,是否一定要是相关专业的学生?是否一定要请本科生?
答:不一定。每个专业的大学生在中学所掌握的知识是一样的,所以补数学、英语不一定非要数学系、英语系的学生不可,也不一定非本科生不可,因为大专生或许更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而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家教也做得好。
7、问:家教老师或培训班老师自带习题、卷子好,还是以学生自己学校的学习内容为主好?
答:最好不要自带课外学习资料给学生。一是不能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且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走入题海战的误区。最好还是以学生自己学校的卷子、模拟题为主,缺什么补什么。适当参考一些课外的历届考题。
8、问:中、高考学生是否一定要请命题教师?
答:有些家长迷信这方面教师,认为请他们辅导,录取率有把握,其实不然。这些老师只是历届的命题教师,而每次考题不一样,对今后的考试所出的题目,他们也不得而知。掌握好基础知识,对考题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才是考出好成绩的关键。
9、问:经2、3个月家教后成绩有提高是否就可以终止家教?
答:不可以。家教像手杖一样扶你走一段路,提高后马上中断就可能出现成绩滑坡现象,应该在此基础上持续一段时间的辅导,使学生成绩稳定后再“松绑”比较好。
10、问:长期(2、3年)依赖家教好吗?
答:也不太好。一般经半年、一年家教,学生成绩稳定后就应培养他自学的能力。千万不要让他养成依赖家教的惰性,因为在大学里学生最重要的是有自学能力。
11、问:在考前一、二周请家教有效吗?
答:无效。家教要持续一个阶段,一般要持续2-3个月才能见效,因为学习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12、问:多门学科都补,是一周一次好?还是一周数次好?科目与次数安排怎样才是合理的?
答:一般来说,最好一门功课每周辅导1-2次,如果辅导3门功课,最好是每周3-4次并隔天辅导为佳。如果每周一次辅导3门,每门学科刚进入状态就换科目,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3、问:有的成绩差的初中生连小学的内容都未掌握,怎样补?
答:应该“两头补”。既补现在年级的内容,又补过去拉下的内容,采取交叉进行,效果最好。
14、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家教的效果?
答:每教4、5次后,给学生出张单元模拟自测卷,并把卷子交给家长,由家长充当监考老师,监测家教的效果。
15、问:2小时家教时间内,家教老师应该进入怎样的状态?
答:2小时内,2/3时间应该是教师的讲解,穿插着学生的做题,采取先讲解、后交流、再布置习题的步骤。以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为主。
16、问:培训班VS小范围家教,哪个好?
答:小范围家教一般指2、3个人的,能解决学生学校课堂上未解决的个性化问题,效果较好。培训班有点像学校里集体上大课,与群体式家教差不多,授课内容也基本上是课堂内容的重复,效果就打折扣了。
17、问:错误的家教方式有哪些?
答:错误之一,2小时内全做题,演变成“题海”家教;错误之二,全做教师自带的习题,没有根据学生情况来拟定家教计划;错误之三,教师一味地讲解,不布置一些必要的习题,无法检验家教的效果。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